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江苏移动南京分公司积极探索社区养老服务新路径,以科技手段为养老服务注入新活力,为老年人的生活安全保驾护航。
在挹江门街道回龙桥社区,一场惊心动魄的救援因科技而变得从容高效。6月的一天夜里,七旬独居老人袁老伯夜间不慎摔倒在地,生命体征监测产品按其预先设置的报警时间,在1小时后触发报警,并按照预设顺序,首先拨打袁老伯子女的电话。由于其子女夜间睡眠未能接听,产品随即拨打回龙桥社区社工的电话。社工在联系袁老伯子女的同时,迅速前往袁老伯家中,将其送往医院,使袁老伯最终转危为安。这一真实案例充分展现了生命体征监测产品在紧急情况下的重要作用,为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悉,生命体征监测产品通常安装在独居老人的卧室床头柜上方的墙壁上,可发射毫米波,实时收集老人的心率、呼吸频次等重要体征数据,并将老人在家中的活动画面以类似热成像的形式,实时呈现在街道、社区的生命体征监测平台上。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工可通过生命体征监测平台APP和微信小程序,24小时动态主动监测老人居家活动情况以及生命体征,实现对独居老人的全方位守护。
据回龙桥社区社工王师傅介绍,生命体征监测产品的报警功能能够大幅缩短老人发生意外时的救援送医时间,为保障老人生命安全装上了“放心锁”。前期,南京移动为中央门街道100多户重点关注独居老人部署了生命体征监测平台,使用效果获得了街道相关负责人高度认可。截至目前,独居老人生命体征监测平台已覆盖鼓楼区7个街道、56个社区、近700户老人,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带来了安全、便捷的养老服务体验。
南京移动工作人员余茜介绍说,该产品使用移动物联网技术,通过移动网络实时传输相关监测数据,有效解决了许多独居老人家中未安装宽带、无网络可用的问题。此外,生命体征监测产品还可根据个人及家属需求进行个性化报警功能设置,如夜间离床等,满足不同家庭的多样化需求,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的精准度和个性化水平。此外,市场上传统的红外传感器非雷达产品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应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易受光线影响、误报率超过20%等,难以满足老年人对安全、精准监测的需求。相比之下,南京移动推出的基于毫米波雷达感知技术的生命体征监测产品具有显著优势,其误报率低于5%,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更为可靠、精准的监测服务。